presslogo
感謝每份報導,都是對我們的督促及責任,焦點並非個人,願化做橋樑,讓更多人看見在山巔海角的生命。We appreciate the media becoming our supervision. The focus is not on individuals but would like to make more people value the underprivileged.

讀者文摘評價沈芯菱 仁勇風範

讀者文摘 仁勇風範 2008年9月
公益美少女 沈芯菱的故事
陳千惠/撰

台灣清華大學學生沈芯菱以電腦網路為工具,建立免費的知識平台,為弱勢社台發聲。不到二十歲的她,已靠自身力量 賺得三百多萬元(新台幣,下同),並且投 入公益,獲得「公益美少女」稱譽。她相 信人是可以超脫出生環境,實現夢想的。

芯菱出生後便跟隨父母過着南來北 的流動攤販生活,居無定所,常常借用加油站或休息站的廁所盥洗。她不羨慕別的孩子有好吃好玩的,只羨慕別人可以 上學。由於生活艱難,沒辦法讓沈芯菱定下來 接受學前教育,還好用心的媽媽會利用路邊的 招牌和車牌教她國字和數字;外婆送她的兩袋石頭,成為沈芯菱玩數學遊戲的工具;二手書 籍《汪洋中一條船》、《慈濟月刊》則是她啟蒙刊物和最愛。
為了讓女兒上學,沈芯菱的父母終於放棄 擺攤,租了一間鐵皮屋,隔出五坪大的空間當 沈的往住家,其餘就作為雜貨店鋪。鐵皮屋很小,沈父就外搭了一個簡易的厨房,下雨時芯菱撐着傘,爸爸 才能煮飯。而一張長寬六十公分的棋盤桌,成為沈芯菱讀書寫字和吃飯的地方。
雖然鐵皮屋近大馬路和修車場,車聲隆隆,但在這樣的環境下,沈芯菱仍能專心讀書,且成績名列前茅。她說:「看到爸媽辛苦為我張羅學費,我怎能不督促自己努力學習?做完功課就幫父母分擔家務。」
小學四年級起,沈芯菱對電脑產生了興趣,母親知道後,把珍藏多年具紀念價值的玉飾變賣,再借錢湊足費用買了一台電腦給她。沈芯菱為電腦取名為「Lucky」(幸運),果然帶給她人生的轉機。
「當時住家對面開了一間知名的量販 市,我家雜貨店生意大受影響。一夜,聽到爸媽討論是否要再搬家重做路邊攤販,我內心焦急如焚,我不怕過流浪生活,但捨不得離開學校和朋友。由於父母有造服裝的專 長,我試着在網路上架設虛擬店面,為雙親設立服 装網站,每天下午一放學就忙到午夜,往往清晨才 能入眠。花了數個月,網站終於完成,果然帶來了訂單,且生意漸有起色,生活也穩定下來,不必搬家了。」
網站的口碑傳出後,服裝同業開始委託沈芯菱 架設網站,她拿到第一筆酬勞時,原想幫忙分擔家 計,沒想到母親微笑婉拒說:「我們沒讀多少書, 沒什麽能力栽培你,你的天賦是老天爺恩賜的,若 有多餘心力,應該用在那些為生活所的人身上。」 沈芯菱被母親的話點醒,想起自己錯失上幼稚園的機會,深切體會無法受教育的心傷,因此決定日後的酬勞要投入公益。她把部分酬勞捐出,一部 分則成立個人電子網站工作室,展開她「打造知識 公益,以愛行動天下」的夢想人生。 她說:「小時候就看到爸媽喜歡幫助别人,擺攤時會主動幫年紀大的伯伯阿姨們搬重物;開車時 看到路上有障礙物,也會下车把它移開,父母 的身教深深影響着我。爸媽常說要存好心、說 好話、做好事。」這些都埋下她日後從事公益的種子。
十二歲就成立工作室的沈芯菱不想等到 「長大」才開始實現夢想,為了爭取別人的信任,她積極考取證照。十六歲時已考取了三十七張國内外證照,2004年更獲國際視窗電腦應用大賽雙料冠軍;透過商用網站架設服務及比賽獎金等,她累積了從事公益的能力和本錢。
「賺進一百萬元做公益是我的願望。」沈芯菱說,結果這個願望在她十六歲就實現了。自學電腦成功後,她深感弱勢學子教育資源的薄弱,於是為他們架設「安安免費教學網站」,成為兩岸三地熱門的入門網站;並為台灣農民架設「守護 台灣柳丁」網站,揭開「果賤傷農」的事實;另外 還把援助的觸角向台灣島外延伸,架設「台商子弟 學習網」「台灣媳婦學習網站」「中國安安免費教 育網」,這些網站都有數百萬人次瀏覽。
沈芯菱回憶十三歲那年的一個炎炎夏 日,看到一位媽媽指着一名汗流浹背的搬 磚工人,告誠孩子若不好好讀書,就會跟 他一樣。那一刻,她痛心社會草根人物遭 到輕視,於是拿起相機四處拍攝,後來整理出二十五萬張的「草根台灣臉譜」放上 網,希望藉此告訴大家,社會底層的人也 有自己的尊嚴和智慧,更是安定社會的力 量。這些作品於二〇〇八年曾受邀至北京 奧運「台灣故事館」展出。 從國中開始,沈芯菱就為貧苦的孩子 創辦英語免費教學園地、免費配眼鏡,並 且在十五歲時獨立資助青少年創作基金, 開辦「FORMOSA青少年創作展」。
一路走來,她因不凡的助人事而獲獎無數。 「很多人問我,當學生怎麼有那麼多時間做這事?我承認在求學過程中,要在讀書和架設網站 辦活動之中搶時間,有時也熬夜,忙得焦頭爛額 但我早已認定學業不是我的全部,要騰出時間實踐 理想。功課上我不追求一百分,有九十五分已感足 夠,然後把多的時間、精力花在公益上;也由於 要設计教材,往往要提前預習,這也讓我在功課上 較能得心應手。」
沈媽媽說,在女兒忙着架設安安免費教學網 期間,不但身體消瘦,眼睛出現血絲,甚至還有跟年紀不相稱的白髮冒出來,她曾想制止,但一向聽話的沈芯菱非常執着,懇求他們允許。「我了解 到,這是她真正的快樂,既然她已找到自己想做 的,我們又有什麼立場阻止呢?」從此,父母成為 她加油打氣的啦啦隊。 由於從小母親就教沈芯菱要知足感恩,所以她開始寫「感恩日記」,每天跟十個人說謝謝,這讓她 一直保持積極樂觀。她還有一本「夢想筆記」・,記載 着她的夢想,每當遇到挫折低潮時,就會拿起來翻閱,鼓勵自己勇往直前,不要放棄。 沈芯菱雖是電腦高手,但她不讀資訊而讀人文 社會科系「這個社會不會少我一個資訊人才,我想 的是如何讓自己更有能力,為社會多做一點事。」她 偏着頭引用德蕾莎修女說過的一句話:「把手上的燈拿高一點,可以照亮更多貧困者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