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滿30歲的沈芯菱出身貧困,卻是全台最知名的慈善行動家。從11歲開始,她的名字就與「公益」劃上等號,11歲創「老農產銷網」、12歲打造「安安免費教學網」幫助學子,19年來,她靠一己之力付出900多萬元在執行公益上,種種事蹟收錄在國中小到大學的教科書中;獲獎無數的她,22歲即當選十大傑出青年,是50年來最年輕得主……。
沈芯菱為基層民眾拍攝的《草根臉譜》系列攝影作品。
沈芯菱一路上有很多機會賺大錢,卻寧願將時間拿來助人。曾有人問她,為何不等長大,等功成名就再來幫助人?她的回答很簡單:「等到我有錢有時間了,阿公阿嬤的水果早就爛光了,失學的孩子也可能誤入歧途,我當然可以等,但這些人等得了嗎?」
沈芯菱是雲林人,父母年輕時白手起家,擁有一間成衣代工廠,但她2歲時,父母被倒債,不得已賣掉家產,只好靠擺地攤過活。「我有記憶以來早上一睜開眼就要去擺攤,菜市場、黃昏市場和夜市都要跑。」沈芯菱回憶:「因為沒有固定攤位,必須南北奔波擺攤,所以常常睡在貨車上。」天未亮就出門,只為了提早到市場詢問今天誰沒來,才能搶到好位置做生意,從3歲到7歲,沈芯菱就這樣每天跟著父母到處跑。
沒有錢可以上幼稚園,沈芯菱就看招牌來認字。「當」這個字讓她印象最深刻,「我媽進去,出來就是很難過的感覺,然後就會發現,她最喜歡的玉珮不見了。當時父母什麼都沒跟我講,但我就覺得那個字好像就是難過的意思。」除了街頭認字,沈芯菱的數學也是在路邊學的,「就是客人找錢,50塊買10塊找40這樣,很街頭教室」。
沈芯菱成立的「安安免費教學網站」至今幫助了千萬學子,點閱率破億。
觸發沈芯菱開始做公益是在11歲那一年。當時阿公阿嬤的柚子滯銷,沈芯菱看他們非常著急,卻無計可施,於是想到學校的電腦課有教如何使用E-mail,她突發奇想的用E-mail來推銷這些滯銷的柚子,拿起厚厚的黃頁電話簿,找到公司的信箱就一間一間慢慢輸入、一封一封寄出。「我的E-mail開頭就寫,某某公司你好,我是鎮東國小四年級生沈芯菱,阿公阿嬤水果好好吃……。」沈芯菱還附上柚子的照片,想用誠意感動大家,前後一共寄了2、3千封。
很多人不相信一個四年級的小孩怎麼可能賣柚子,所以有人回信叫她不要來亂,認為她是詐騙集團,當然更多是石沉大海杳無音訊。但後來經過口耳相傳,大家「呷好逗相報」,第一年就賣了3萬多斤。這件事讓沈芯菱士氣大振,後來自學電腦學做網站,成立「老農聯合產銷平台」,不只幫家人也幫左鄰右舍賣柚子。
國小六年級時,沈芯菱發現身邊有很多同學沒錢買教科書、參考書,而雲林又是資源相對匱乏的地方,「我就思考怎樣才能有一個友善的學習機會。」她運用自己的專長成立「安安免費教學網站」,為了證明自己有架設網站的能力,她開始去考證照,17歲,她已拿到37張證照。
沈芯菱(中)經常演講,她鼓勵孩子們勇敢築夢。
「安安免費教學網站」的目標是要做九年一貫課程,所以沈芯菱必須花很多時間提早去讀國中的課本,同時還要聯繫老師們,請他們提供教材。這些工作她都利用課餘時間去做,為此常熬夜的她居然長出白頭髮,有一次還因太勞累而昏倒掛急診,「有時想放棄,但收到學生把成績單掃描給我看,謝謝有這個網站讓他成績進步了」,這些迴響都是讓沈芯菱堅持下去的動力,而累積至今,已有千萬莘莘學子受惠於這個教學網站,點閱率破了一億人次。
就在「安安免費教學網站」成立後的2年,有企業相中安安的流量與成果,向沈芯菱提出收購網站想法,「他們開出七位數,約400萬元想收購安安。」沈芯菱說:「當時真的很心動,因為這個數字在我們鄉下可以買好幾棟房子。」不單如此,那時沈家還是負債累累,靠車衣服、做衣服賺取微薄利潤,有了這些錢,生活一定可以大大改善,但是與家人討論後,「因為被收購就會變成付費的網站,與我當初成立理念不相符,所以還是婉拒了」。
除了幫農民架設產銷平台,沈芯菱也幫父母架設成衣網站,網路的行銷讓家裡的經濟稍微改善,後來很多同業也來委託沈芯菱架設企業網站。當時一個案子3萬、5萬,所以一個月最多有10幾萬的架站收入。但沈芯菱並沒有停下「安安免費教學網站」去專心接案賺錢,反而把賺的第一桶金用在公益上。身邊很多朋友都問她,怎麼不先改善家裡的環境?先買房子?「我覺得已經改善了啊,至少不用再擺攤了,至少有個家,雖然常漏水。」沈芯菱笑說:「買房子感覺太抽象太遙遠,幫農民賣水果是有意義的、幫朋友是有意義的,因為他們就在我面前。」
助人、做公益優先,沈芯菱和媽媽在租屋處兼裁縫店用餐。
為了做網站,沈芯菱有一個二手相機,走到哪裡都隨身攜帶。13歲的某一天,她走在雲林街上,聽到有個阿姨跟她孩子說:「你齁如果不認真讀書,以後會跟他一樣啦!沒出頭,沒路用啦!」沈芯菱下意識回頭,順著那位阿姨手比天空的方向一看,是一位站在鷹架上辛勤工作的人。「我那時拿起相機,把這個景象拍下來。」回家後沈芯菱看著這些工人影像,想著生活周遭太多無名英雄,他們總是默默付出,不求回報,所以決定要將他們的影像留下。
從14歲開始,沈芯菱自家鄉雲林出發,足跡踏遍台灣與離島,一路上拍攝老農民、小攤販、工人、討海人、新住民等,一共拍了三、四十萬張臉譜照片。她把這些照片匯集在網站平台,命名為「草根台灣臉譜」,「草根代表像草一樣微不足道,卻跟草一樣堅韌,任人踐踏,依舊昂然挺立。」「一開始動力很單純,想讓更多人欣賞、重視這些辛苦人的臉龐。」
「草根台灣臉譜」在2008年受邀至北京奧運官方大會展覽,獲得最佳創意獎及最佳策劃獎。也到美國杜克大學、矽谷、Google以及各國展覽,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生命力。
沈芯菱幼時得跟父母四處奔波擺攤。
從11歲至今,19年來沈芯菱靠著半工半讀,從早期幫人架設網站、念公立學校省下學費,再到學校拿獎學金,還有受邀到企業演講,所有收入幾乎都拿去做公益,粗估以一己之力投入超過900萬元,不過她笑著說,並沒有很認真去計算過。
其實10多年來也有許多人想捐款給沈芯菱,「但我想維持單純,有多少收入就做多少事,所以到目前沒有因為預算而手足無措」。
17歲時,沈芯菱從事公益的事蹟被收錄在教科書中,第一本是國中的社會公民,接下來10年中,陸續有18本橫跨國小到大學的教科書,都記載她勇敢築夢的故事。所以有時她到國小演講,小學生看到她本人,彷彿見到偶像般的好奇,因為沈姊姊就活生生地站在眼前。若演講時間接近中午用餐,沈芯菱會跟著同學一起在教室用餐,別班同學會跑來靠著窗戶,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他們口中的沈姊姊在教室內用餐,可見沈芯菱在學生心中佔有一定分量。
沈芯菱至今大大小小演講近千場,因為聽眾屬性不同,她會設定不一樣的主題與大家分享,但無論內容為何,沈芯菱都會鼓勵聽眾擬定人生目標,然後一步一腳印去實現,若對象是企業,她也盼望企業能肩負起社會責任,多多回饋。她透露,曾遇到聽過她演講的人,還記得她當時講話的內容,都會讓她很感動,「我希望用生命改變生命,一個觀念能帶來一輩子的改變」。
6年前沈芯菱將10幾年來的公益行動,彙整成台灣6.0希望工程,她擔任執行長推動6大志業,除了在台灣扎根,也走向國際,所以她經常參與很多聯合國行動計劃。
對沈芯菱而言,不是錢捐出去就劃下句點,一分錢花出去就要有十分的效益,「所以不是給魚而已,而是要製造釣竿給需要的人。激發起孩子的學習動力,進而向上再向善」。
沈芯菱說,她沒有遙遠的夢想,她的夢想就是現在進行式──幫助別人實現夢想。從事公益已是她生活的一部分,現在她提倡「人人公益」的觀念,「幫助別人不用等到長大、不用等到賺大錢,時時可為、事事可行、人人可做。」
現職:台灣6.0希望工程執行長
出生地:雲林斗六
學歷:台大商學博士候選人
經歷:
.11歲 創「老農產銷網」,至今助百農銷售數百萬斤農產品
.12歲 打造「安安免費教學網」,至今助千萬學子,點閱率破億
.13歲 創辦免費課輔班,帶動弱勢教學風氣
.14歲 發起全民吃柳丁,幫助滯銷貧農改善生計
.16歲 推動原鄉之愛,捐贈1600台電子辭典給偏鄉
.17歲 架設台灣媳婦學習網,開啟新住民與家鄉聯繫平台
.18歲 開始全台巡迴演講,至今演講近千場
.20歲 紀實30萬張《草根台灣臉譜》登上奧運
.24歲 成立6.0希望工程,永續推動六大志業至今
.29歲 擔任聯合國開發署(UNDP) 創新策略,執行民主模式治理等研究
《蘋果》攝影記者,曾獲亞洲媒體獎「最佳專題攝影獎」銅牌、亞洲卓越新聞獎「卓越視頻報導獎」榮譽獎。
原文 https://www.appledaily.com.tw/headline/20191118/76LZ4ZFGZEX7Q35HY2MBDZ52MQ/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