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網行善 高中生故事列教材

斗六高中三年級學生沈芯菱,讀國小便在網路幫爺爺賣文旦,國中時架設「安安免費教學網」提供弱勢中小學生學習機會,至今有近兩百萬人次瀏覽。她無私奉獻愛心的行為,這學期還被編進康軒版國一下社會課本,罕見地以學生身分,成為課本裡的人物。

沈芯菱的故事被編在國一下社會科第三單元的「社會生活」中,主題是台灣多元文化的社會,舉她為例,身為學生也可以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雖然只有兩百多字和一張網站照片,但整個單元只舉她和台東基督教前院長覃維義兩位名人當例子。開學才一周,許多長期使用「安安」的小網友,在網路上恭喜沈姊姊,沈芯菱訝異自己「成為課本裡的人物」竟有這麼大的迴響。

在小學四年級時,沈芯菱的母親變賣首飾為她買了電腦,「網路」從此成為連接她與世界的橋樑,幫阿公賣文旦、開辦各種免費學習網站、投書媒體為弱勢發聲、推廣知識公益,都是靠著家裡的電腦完成。她強調:「只要有信心、勇氣和足夠的夢想,用心灌溉就會生出美麗的希望。」

【記者魯永明/斗六報導】斗六高中三年級應屆畢業生沈芯菱長期投入公益,架設網為農民賣文且、幫助弱勢外籍配偶及子女事蹟,
被康軒出版社編印在本學期國中一年級社會科教材。
沈芯菱對成為教科書標竿人物,深感榮幸。她說「出版社藉我事例,激勵弱勢者脫貧,讓我責任更重,我要更努力」。康軒編印國中一年級社會科下學期第2冊課本,在「多元的社會生活」篇章中,指家住雲林縣的沈芯菱,家境不富裕,因為看到阿公和鄰里農友們常遇到文且豐收卻滯銷賠錢困境,便架設農業網站,利用現代網路銷售模式,幫阿公及農友們推銷10萬多公斤文且:此外集合眾人力量,利用課餘加入公團體
,響應公益活動,也能增進社會公共利益。書中引述她的話說「每件事我都要拿出100%的努力,認真做到最好,人生不一定能做很多事,但至少要做好一件事」。書中還有她為外籍配偶子女架設的安安學習網站圖文。曾獲總統教育獎的她,上月獲選中央社「2008台灣10大潛力人物」;她12歲設網站介紹家中生意,靠幫公司行號設網站,18歲賺到人生第1個100萬元還出書,出身貧窮的她,理解弱勢學生需求,架「安安免費教學網站」,至今累積百餘萬人上網學習。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