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年婦人,手中緊緊握著年輕時珍藏的玉飾,在當鋪外張望許久,最後,她下定決心,鼓起勇氣推開大門。她是一名經濟困窘的商,更是一位母親,目的是幫心愛的女兒買部電腦。其實,懂事乖巧的孩子從不曾開口要求,只是聊天時偶然提及上電腦課時,老師誇她很有天分。母親不忍打斷女兒的學習舆致,更想彌補沒錢讓她上幼稚的遺憾。也許是為母則剛,管典當所得的金額不足,她仍然咬緊牙關,再向親友借款。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得到電腦驚喜之餘,卻有更多震驚與不捨。她告訴自己,不能用這部電腦玩電動、上網聊天,而是要靠它賺錢、做好事,總有一天,要替母親贖回充滿青春回憶的飾物。這個小女孩是沈芯菱,目前就讀斗六高中二年級。她果然很爭氣,不但課業成績一向名列前茅,小小年紀,就已考取了三十多張電腦證照,並開設工作室,替個人、企業設網站。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將百萬所得,全數投入公益,無限延伸母的愛心,獲得Formos女兒獎、文馨獎及總統教育獎肯定。沈芯菱接受講義採訪時,回憶起艱苦的童年,仍不免哽咽。五歲时,沈芯菱和家人到廟口賣氫氣球,早已過了午飯時間,她飢腸轆轆,出神地看著大餅的小販。一不留神,手中的一大把氣球居然飛走了,任憑她怎麼哭喊,氣球還是愈飛愈高。「對一般家庭而言,幾顆氣球沒什麼大不了,但對我們而言,卻攸關家庭能否溫飽,」沈芯菱說。然而母親不但沒有責怪她,反倒安慰她,帶她進入廟裏拜拜。「年幼的我,原以為母親會向神祈禱,讓我們賺大錢,沒想到,她卻許願:『上天若能留給我們一條生路、賞口溫飽,我們必定教導孩子以愛待人』,」沈芯菱說,「這句話烙印在我腦海中,成為我的座右銘。」盡管家庭貧窮,一家三口擠在五坪大的陋室,夏天熱得像烤爐,雨天漏水不斷,寒冷冬天,只能合蓋一床棉被,但沈芯菱的父母,卻堅持「絕對不能窮到教育」。沒有錢,就用路邊的車牌,教沈芯菱加減乘除;父母擺攤时,沈芯菱就利用昏黄的路燈燈光讀二手書。這樣的生活沒有沈芯菱自怨自艾,反而激發她向上的決心。有了電腦之後,她三天兩頭到學校圖書館借閱電腦書籍,然而電腦資訊瞬息萬變,在書店看到新書,沈芯菱捨不得買,就站著看,然後快跑回家,實際操作一次,將文字吸收為自己的技能,並從錯誤中學習。稍具備電腦技能後,沈芯菱利用mil,幫務農的阿公宣傳、銷售文旦,又嘗試幫母親架設線上購物網站,販售成衣,成效俱佳。經口耳相傳,同業紛紛找上這名國小學生,要她協助網站架設。自此,沈芯菱收到第一筆收入,決定將錢分做兩部分,一部分成立個人工作室,一部分捐給慈善團體。小學六年級,沈芯菱展開捐款之外的公益行動。某天,恰巧看到「線上教學」的宣傳單,感覺很有趣,但仔細一看,一年的用,居然高達新台幣十萬元。沈芯菱第一個念頭,是懷疑「有多少人用得起」?「教育應該是公平的,沈芯說,「而且我住在雲林,頗能體會城鄉資源差距,格外希望幫助弱學子。」於是,她發下宏願,要成立一個完全免費的學習網站。家人聽到如此「奇想」,不但不阻止,反而鼓勵她嘗試。沈芯菱每天架站到夜,除設計程式,還得在茫茫網海中搜尋正確資訊,雙眼布滿血絲,甚至長出白頭髮。辛數月後,「安安免費教學網站」正式上線。五年過去,沈芯菱教學網不斷擴充,如今已蒐羅數十萬筆多領域教學資料,甚至還有台商子弟版,成為兩岸三地最熱門的教學網站之一。使用者的感謝信,最讓沈芯菱窩心。曾有小學生來函表示,「安安免費教學網站」讓他成績進步,還附上成績單:單親媽媽感謝網站,解決沒錢孩子補習的窘境;上班族則說,「你實現了我從前的夢想」。沈芯菱更直接與弱勢兒童面對面,傳遞關心與溫暖。除參與台灣與國際公益事業,也發起「送愛到部落,網路E起來」的活動,募集電子辭典,捐贈南投、嘉義的原住民學生;「美麗新視界」活動,則替弱勢孩童免费配眼鏡⋯⋯為舉辦免费英文教學夏令營,父母更陪著她,到鄉下地區挨家挨戶敲招。然而,部分家長懷疑她是詐騙集團,冷嘲熱諷,或寧可讓孩子幫忙務農,也不願孩子去學英,讓她一度深感無力。母親的一句話,「我們不能責怪火家不锁情,因為老天爺給他們太多磨難,他們才會變得如此多疑」,讓沈芯菱轉為正向思考,「只要有一名學生獲益,付出就不會白費,」沈芯菱說。對於即將來臨的大學生活,沈芯菱沒有太多設限,也尚未決定就讀科系,「未來的路無限寬廣,無論我落在什麼標、領域,都會秉持相同精神,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有需要的人,」沈芯菱說。
Comments are closed